日韩毛片免费线上观看,欧美日韩在线影院,国产午夜亚洲精品久久999,免费无遮挡十八女禁污污网站

企業信息化建設
電子商務服務平臺
 
當前位置: 91信息網 » 資訊 » 食品工業 » 乳企近期再次宣布漲價 中國奶價已超歐美

乳企近期再次宣布漲價 中國奶價已超歐美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3-11-29  瀏覽次數:158
 就像不少人抱怨的那樣,現在除了手里的工資不漲,好像什么都在漲。近期,多家乳企表示將從12月起陸續漲價。這也意味著我國奶價超過許多歐美國家,進入世界高奶價國家行列。 
 
目前國內奶價已經逼近瑞典,居世界第二。此前,國內奶價在世界范圍內排在第三至第四位。
 
這次漲價是數家乳企年內又一次漲價,今年2月,圣元漲價5%;蒙牛、光明、伊利三大乳企在今年10月前后也已經有過一輪漲幅。 
 
近年來,飼料價格、土地價格、物流成本和人工成本的上漲都在推高生產成本,這使得奶牛養殖戶和企業無法通過采取精細化管理、高效生產運營等內部措施消化全部的上升成本。
 
生產成本大幅上漲自然會推高奶價。食品對成本變動較為敏感,奶價的持續上漲勢必推升終端產品價格。
 
散戶奶農快速退出推高今年奶價
除了生產成本上漲以外,去年散戶奶農的大量加速退出也是推動奶價上漲的一大原因。
 
2011年-2012年,飼料價格年年上漲、人工成本不斷增高,國內原奶收購價卻徘徊不前,據不完全統計,2012年有的地方飼養年產5噸的奶牛平均利潤僅有1600元,以家庭勞動力每人飼養5頭產奶牛計,年收入僅8000元,約是同期外出打工收入的1/4。
 
奶牛養殖戶利潤越來越少甚至出現虧損,讓越來越多的奶農選擇加速淘汰奶牛,直到完全退出奶牛養殖市場。
 
此外,2012年肉牛價格大漲30%,奶農殺牛賣肉,然后出去打工或者養羊,不僅比養奶牛輕松,而且還能賺更多錢,這也使得大量的散戶奶農殺牛退出養殖市場。
 
2008年以前散戶奶農曾占據市場80%份額。“三聚氰胺”事件后,國家和地方出臺了一些政策支持規模化養殖,近年來規模化養殖比例有了顯著提升,但目前中國還有很高比例的奶源由奶牛散養戶提供,規模化養殖速度仍然追不上奶農的退出速度。再加上疫病的困擾,產奶牛減少數百萬頭,奶產量明顯下降。
 
今年由于產奶牛頭數減少,原奶供應量和乳品企業加工能力差距擴大至50%,所以出現全國性奶荒和搶奶現象,奶價不斷上升。
 
部分企業今年以來,原料奶收購價格同比增長幅度已經逼近50%,收奶量卻同比下降20%。價格大幅上漲,收奶量卻仍在下降,奶荒的嚴重性可見一斑。
 
補貼要向散戶奶農傾斜才能解決“奶荒”
 
隨著國內原奶需求對進口奶源依存度的不斷提升,國內奶價受新西蘭等地奶價波動的影響程度也在加大。然而,目前的現實是,2012年國內原奶需求的進口依存度不超過20%。由此可見,進口奶源還只是處于補充的地位。進口奶價上漲不是此輪國內奶價上漲的主要原因。 
 
今年國內奶價上漲的主要原因是大量散戶加速退出帶來的奶源供給失衡。奶牛養殖及產奶具有相對固定的周期:奶牛從配種、繁殖、出生到最后能產牛奶一般需要三年左右的時間,據此預計從今年開始上漲的奶價將會持續到2015年。這也意味著明年國內原奶供應不足的情況仍將持續,這會推動原奶價格進一步走高。 
 
此外,飼料價格、土地價格、物流成本和人工成本在未來一段時間內預計仍處于上漲周期,生產成本的上升最終仍會傳導至生產鏈的末端——消費者。
 
目前,我國已進入世界高奶價行列,如果未來產品生產成本持續走高,那么會有更多的產品失去市場競爭能力。失去價格優勢之后,會有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選擇食用進口牛奶產品。 
 
在當下乳業變局中,外資奶也想從中國牛奶市場中分得一杯羹,國產奶僅靠政府的政策和資金扶持難以贏得消費者的信任,還需努力尋找和自建優質低價奶源、加大產品結構調整步伐,并對生產環節質控嚴格要求,保證食品質量。 
 
此外,政府應該回顧和反思當年的調控思路,現在的財政補貼和各種扶持措施都是偏向規模化養殖場,奶農得不到多少好處。未來對奶牛養殖環節的扶持補貼可以向散戶奶農傾斜,而不是過分考慮大型企業的利益,畢竟目前我國還有很高比例的奶源由奶牛散養戶提供。只有散戶奶農愿意養奶牛了,奶荒問題才會得到解決。 
 
近年,政策支持規模化養殖使得散戶奶農快速退出,目前中國已進入世界高奶價行列。如果未來生產成本繼續走高,國內牛奶失去價格優勢后可能被更多的消費者放棄。
分享與收藏:  資訊搜索  告訴好友  關閉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關鍵字:

新聞視頻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