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國樓市持續回暖,最后一個月房價漲勢依舊。
昨日,中國指數研究院發布數據稱,該機構監測的數據顯示,2013年12月,全國100個城市新建住宅平均價格為10833元/平方米,環比(較上月)上漲0.70%,漲幅與2013年11月基本持平(11月環比漲幅為0.68%),這是自2012年6月以來,百城平均房價連續第19個月出現環比上漲。
相比去年同期(同比),2013年12月百城房價的平均漲幅更是高達11.51%,漲幅較上月擴大0.52個百分點。
滬上某房企高管稱,2013年12月的百城房價和11月持平,說明年底各地的調控升級動作,抑制了看漲預期。
不過,他認為,未來一線城市樓市的供需矛盾依然突出,房價上漲壓力較大。二三線城市中,一些存量較大需求不足的城市,房價可能會有一些下跌。
十大城市領漲
可見的是,包括四大一線城市在內的十大重點城市,仍在領跑上月的百城房價漲幅榜。
根據中指院發布的數據,2013年12月,十大城市住宅均價為18994元/平方米,環比上漲1.31%,漲幅比上月擴大0.15個百分點。
具體來看,南京的環比漲幅為2.62%,居十大城市之首,廣州、上海分別上漲2.38%和2.34%,位列其后,漲幅較上月略有放大。成都2013年12月的房價環比出現0.92%的下跌,是十大城市中惟一一個環比下跌的城市。
相比去年同期,十大城市2013年12月的房價平均漲幅更是高達17.56%,連續第14個月上漲,漲幅較2013年11月擴大1個百分點。其中,北京、廣州的同比漲幅均超過25%,深圳的漲幅為24.73%,杭州、成都等5個城市的漲幅在5%~10%。
某上市房企營銷總監稱,從一線城市和一些主要二線城市的情況看,2013年12月樓市總體已比較平穩,不像前兩個月那樣火爆。由于前期房價上漲過快,到了年底價格出現回落也較為正常。
“今年一線城市房價總體漲幅在20%左右。”該營銷總監說,目前各地房價的走勢已出現了分化,一線城市繼續高歌猛進,二線城市漲勢趨緩,三四線城市則沒什么漲幅,造成全國總體房價走勢漸趨平穩。
中指院的統計顯示,2013年12月,該機構監測的100個城市中,有68個城市的房價出現環比上漲,32個城市出現環比下跌。與2013年11月相比,12月房價環比上漲的城市減少了1個,其中漲幅在1%以上的城市,減少了9個,而房價跌幅在1%以上的城市則增加了5個,達到15個。
調控升級抑制看漲預期
滬上某房企高管認為,上月房價出現持平,主要是因為地方政府紛紛出臺升級版調控政策,這明顯打擊了市場的看漲預期。
當然,他也認為,此外11、12月是樓市的傳統淡季,房價漲勢放緩在預期之內。
某品牌房企華東區副總經理同樣提到了調控升級的影響。
該品牌房企華東區副總經理指出,地方政府在年底升級調控政策,主要做法還是限量,通過限制高價樓盤入市來限制房價上漲,主要目的還是在年底穩定住房價。
“目前一線城市和主要二線城市房價總體穩定在2013年10月份的水平上。但2012年底樓市剛剛復蘇,基數較低,今年年底房價同比漲幅較大已難以改變。”該品牌房企華東區副總經理說。
中指院昨日發布的報告也認為,上月百城房價漲勢走平,不同城市房價走勢分化日益明顯。具體來看,一線城市和部分熱點二線城市密集收緊調控政策,南昌、廈門相繼出臺政策,通過實行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規范商品房預售管理等方式加碼調控,并提出逐步取消“購房入戶”,抑制了市場的看漲預期。與此同時,年末大部分開發企業已超額完成全年銷售目標,推盤量陷入低谷,購房者也傾向于暫時觀望。
前述品牌房企華東區副總經理預計,上海等一線城市今年1月的樓市成交量肯定會降下來,但因為成交量較低,總體均價受成交結構性影響較大,“所以1、2月份的房價走勢很難判斷,在中高端樓盤沒有太大推盤動作的情況下,房價總體將維持平穩或略有下降。”
“今年房價走勢 分化概率很大”
多位受訪業內人士均認為,2014年樓市出現分化的概率很大。
某外資房企總經理稱,上月的百城房價顯示,全國房價總體維持向上態勢,但城市間的分化比較明顯,一線城市上漲勢頭依舊明顯,而一些三四線城市的房價則有回落跡象,“這也預示著,明年上半年全國房價走勢分化將更為明顯。”
中國房地產數據研究院執行院長陳晟同樣預計,全國十大城市和其他城市之間的房價走勢,分化的情況會繼續加劇。
陳晟說,目前一線城市和主要二線城市面臨的是供應量不足的問題,而三四線城市則存在供應量過大、需求不足的問題,所以三四線城市房價更多由市場決定,個別城市可能需要減少供應量。
在陳晟看來,一線城市和主要二線城市由于供需矛盾突出,房價上漲過快,短期內調控政策放松的空間不大。
“預計明年上半年,全國房價還將延續這種分化的趨勢,但從全年來看,總體還是會維持平穩。”陳晟如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