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國寶三絕
為弘揚中華名族優秀傳統文化,共同傳承中華民族藝術瑰寶,特別將五千年歷史文化長河中沉淀出來的西安市國寶三絕,采用全新工藝制作出爐,呈奉厚禮,使之馨香四溢地陳于世人面前。
西安市國寶三絕歷史背景:《蘭亭序》東晉王羲之之所作有“天下第一行書”之稱,它表現了王羲之書法藝術的最高境界,作者的氣度、風神、襟懷、情愫,在這件作品中得到了充分表現。然而該帖真跡被唐太宗作為殉葬品埋入昭陵,永絕于世。現今所流傳的摹本以馮承素之神龍本最能提現原作風貌,基摹寫精細,筆法、墨氣、行款、神韻,都得以體現,被公認為是最好的摹本。《清明上河圖》北宋張擇端所繪,是我國繪畫史上的稀世奇珍、畫之瑰寶,有“中華第一神品”之稱。該圖卷生動細致地描繪了北宋王都汴京時舟船往復、飛虹臥波、店鋪林立、人煙稠密的繁華景象和豐富的社會生活習俗風情。全畫最出彩的部分為中間虹橋一段,為畫卷的高潮部分,它將虹橋以及大汴河兩岸的繁雜的人、事、物納入統一的畫面中,其構圖疏密有致,筆墨章法精妙,為宋代風俗畫的代表作品。《富春山居圖》元朝黃公望所繪,是我國繪畫史上的稀世奇珍,該畫卷描繪了富春江兩岸秋初的景色,開卷描繪坡岸水色,遠山隱約,接著是連綿起伏,群峰爭奇的山巒,再下是茫茫江水,天水一色,最后則高峰突起,遠岫渺茫。山間叢林茂密,點綴村舍、茅亭、水中則有漁舟垂釣。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當,層次分明,大片的空白,乃是長卷畫的構成特色。筆墨上已顯然取法董源、巨然,但更為簡約利落。山石的勾、皴、用筆頓挫轉折,隨意而似天成,是黃公望的代表作。
西安市國寶三絕共收藏了傳世書畫絲綢長卷3幅,銀磚珍藏版18塊
西安市國寶三絕產品資料來自企業交易信息.goodlipin.信息發布/product/201306251905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