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肝炎日即將到來,世衛組織提示,甲、乙、丙、丁和戊型肝炎病毒可導致急、慢性感染和肝臟炎癥,這些病毒構成了一項主要的全球健康風險,約有2.4億人患有慢性乙肝,約1.5億人患有慢性丙肝。全世界每年約有100萬人死于與病毒性肝炎相關的疾病,其中最常見的是肝硬化和肝癌。
解放軍第302醫院肝膽外科一中心主任張紹庚表示,乙肝疫苗普及以來,我國的乙肝發病率已呈現減緩趨勢,而丙肝尚無疫苗可預防,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他更是提出——
索非布韋————丙肝距離肝癌只有十來年
“一直以來,學術界都公認,我國的肝癌患者80%~90%都有乙肝背景。但目前從臨床來看,因為丙肝得肝癌的比例比以前高了。”解放軍第302醫院肝膽外科一中心主任張紹庚表示。
2011年美國肝病年會統計數據顯示,美國由丙肝引發的死亡人數已超過艾滋病。在我國,丙肝病毒也成為繼乙肝病毒之后,又一個導致肝硬化、肝癌的禍首。
索非布韋————“從肝炎到肝癌大致要經歷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這樣一個過程。”張紹庚說,“若不盡早治療,如果是乙肝,這個過程一般會持續二十幾年的時間。而丙肝,是十來年的時間。”
但并不是所有感染肝炎的人都會發展成肝癌。以乙肝為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中大概有10%~20%有可能轉變為慢性乙肝,慢性乙肝患者中大概又有10%~20%的人會轉變為肝硬化,肝硬化病人中又有10%~20%可能發展成肝癌。
那么丙肝的轉歸呈現什么樣的態勢呢?張紹庚表示,我國重視丙肝防治是近十年的事,目前,這類研究數據并不多見,這也正是他即將要做的一項研究課題。“和全國幾個規模較大的肝癌切除中心比較,我們醫院的丙肝肝癌患者是最多的,但樣本量還是太少,我想再通過3~5年的樣本積累,看看中國的丙肝和肝癌的關系是什么特點,包括發生、治療方式選擇以及最后的轉歸。現在可以看出的是,和乙肝比較,丙肝在抗病毒治療和肝硬化程度是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