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纖維噴涂技術在國內的發展和普及,應用越來越廣泛,設計師和業主對噴涂技術和噴涂成品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普通噴涂產品較弱的抗沖擊強度和粘接強度及對水和潮濕環境的敏感性,呼喚有更好的廣泛適應各場所環境的新一代噴涂產品,2008年源自日本的硬質無機纖維噴涂技術被新時基業引進國內。
硬質無機纖維噴涂系統,擁有業內領先的節能環保、吸聲、A級防火、粘接強度高等綜合性能。很好的詮釋了“高性能、低能耗、綠色環保“的一貫設計理念, 經過國家權威機構嚴格檢測,硬質無機纖維噴涂的抗沖擊強度、粘接強度等是目前正在使用的普通纖維噴涂產品的數十倍,并具有耐水、耐潮濕、耐凍融等明顯優勢,其耐久性和抗風蝕性能也隨之大幅提高
施工做法編輯
超細無機纖維噴涂施工
應用工法圖
做基層處理---噴涂保溫層,就可以了!
技術指標編輯
項目
單位
性能指標
說明
絕熱系數
w/m﹒℃
0.040
GB/T10294-1988
降噪系數(30mm)
NRC
0.75
GB/T16731-1997
隔聲量(30mm)
dB(A)
≥20
GB/T50121-2005
燃燒性能
級
A1級
GB/8624—2006
GB/T5464—1999
粘接強度
KPa
≥25
GA817—2009
壓剪粘接強度
KPa
≥30
JG一2004
霉變試驗
經檢測
不霉變
ASTM C-518
抗風蝕
mg/m3
風速10米/秒時,無變化、無失重
ASTM C-423
耐水性
h
經720h試驗后,涂層不開裂、起層、脫落
GA817—2009
耐酸.耐堿性
h
經360h試驗后,涂層不開裂、起層、脫落
GA817—2009
耐凍融性
次
經15次試驗后,涂層不開裂、起層、脫落
GA817—2009
耐濕熱性
h
經720h試驗后,涂層不開裂、起層、脫落
GA817—2009
抗沖擊性能
無開裂、脫落(缺陷分類:C)
GA817—2009
施工流程編輯
施工前準備→噴涂基面處理→噴涂施工→表面修整→噴涂場地清理→質量驗收→噴涂層自然養護
操作要點編輯
1、原材料外觀質量檢驗
施工前,應對噴涂纖維棉和粘接劑進行抽樣檢驗,纖維棉應干燥無結塊,潔白無污物,粘接劑應無分層、無發泡、無變質和變色;
2、噴涂基面處理
(1)、噴涂基面處理:用壓縮空氣或清水清理噴涂基面灰塵和污垢;檢查吊掛件及預埋件是否牢靠,應將松動部件緊固,如原基面已經損壞或有嚴重裂縫,應先進行修補。
(2)、對門窗及各種設備、管線和非噴涂部位防護遮擋,堵塞費噴涂部位及通風管線通孔。
(3)、清理工作面的障礙物,保證噴涂手的順暢移動空間及其安全性,保持最佳噴射距離和噴涂角度。
3、材料配制和調試
(1)、打散壓縮纖維棉,連續將噴涂棉填入噴涂機內,并保持料箱內纖維材料充足。
(2)、由專人負責按噴涂膠使用說明,使用潔凈水在專業配套容器(安裝有高速攪拌器的200升刻度塑料容器)內稀釋粘接劑原液,嚴格控制配制比例,不得隨 意增加水量稀釋,并持續開動電動攪拌器進行均勻攪拌,攪拌時間不少于5分鐘,每桶逐一調配,隨用隨配,避免膠液凍結失效。
4、基層表面預噴底涂層:基層表面清潔后,即可使用已配好的噴涂粘接劑對基面預噴膠處理,膠量適當和均勻,不流淌。
5、纖維噴涂
(1)、噴涂設備調試,應嚴格按照設備操作說明調驗噴涂主機風壓、膠泵壓力和給料裝置,通過樣板試噴、膠液流量和出棉量的測量,逐步調整風壓范圍和進料攪拌速度,直到纖維噴涂狀態穩定,達到噴涂工藝的要求。
(2)、與圖紙核對校驗,確定纖維噴涂部位,對非噴涂部位做標記和必要的防護。
(3)、分區安放厚度標尺(標塊),然后進行噴涂。噴涂角度應符合技術要求,以便獲得較大的壓實力和最小的回彈。對于噴涂厚度小于100mm厚的噴涂層可一次噴涂完成。
(4)、噴涂層表面整形:待噴涂產品表面干燥約半小時后,根據保溫或吸聲工程的不同要求,使用毛滾、鋁輥、壓板或鋁合金杠尺等不同整形工具進行表面整形。
(5)、在整形后的產品表面再次噴涂粘接劑面涂層,以增強表面強度。如設計要求表面著色,可在面涂層完工后噴涂色漿著色。
(6)、噴涂后的施工現場應及時清理,將回彈料清除現場,并拆除噴涂防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