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M專家針對水體污染對人體造成的急性危害研究
PAM專家了解,這種急性危害研究在20世紀30~70年代就曾經出現過,世界幾次大的煙霧污染事件,都屬于環境污染的急性危害。急件危害對人體影響最明顯,較為典型的是1952年9月發生在英國倫敦的煙霧事件,死亡人數達4000余人,在病理解剖中發現,死者多屬于急性閉塞性換氣不良,造成急性缺氧或引起心臟病惡化而死亡。
針對急性危害的急性毒作用,科學家常用動物實驗來闡明環境污染物對機體的作用途徑、毒性表現和對機體的劑量與效應之間的關系。急性毒作用一般以半數有效量(ED50)來表示,它指直接引起一群受試動物的半數產生同一中毒效應所需的毒物劑量。ED50值越小,則受試物的毒性越高,反之則毒性越低。半數有效量是以死亡作為中毒效應的觀察指標,則稱為半數致死量(LD50)或半數致死濃度( LC50);半數有效量是以數理統計方法計算出預期能引起50%的動物出現同一生物學效應的受試物劑量。它有一定的誤差,故常用“可信限”來表示可能的變動范圍。
j聚丙烯酰胺廠家:www.hongchangpa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