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濱江(兒童)藝術培訓興趣班報名電話
杭州濱江晨希藝術培訓學校15356819353是一所經教育局審批,集藝術與文化一體的培訓學校。學校占地面積1370平方米,設備齊全,被定為專業考級點的綜合類培訓學校。
杭州濱江(兒童)藝術培訓興趣班報名電話
“弟子規,圣人訓,首孝悌……”幾天前,長沙精瑞國學館內,一群稚嫩的學前兒童在“畢業典禮”上,熟練地吟誦出上千字的《弟子規》等古典經文,讓在場家長既驚訝又高興。在這群學生中,年齡最小的只有兩歲。
記者近日采訪中發現,在補習英語熱、奧數熱漸漸降溫的時候,一股補習“四書五經”的國學熱卻正在星城悄然升溫,涌現了一批國學教育專業機構,其教授對象大多為小學生和幼兒園的兒童。
家長
孩子變得知書達禮
在“畢業典禮”上,記者看到現場小朋友和家長共有11對。吳樺小朋友背誦了《笠翁對韻》,他在現場顯得十分活潑大膽。奶奶曹群芳說,孩子本來性格內向,膽小,2歲多的時候都還不怎么說話,讓家人很著急。后來在奶奶陪伴下,一起讀經典,如今變得“愛學習了,表達能力增強,性格也開朗了。”
“人之初,性本善……”當記者走訪另一家國學館“人之初”時,遠遠就聽到稚嫩齊整的誦讀聲?吹接浾叩絹,小朋友們紛紛起身向記者鞠躬問好:“阿姨好!”據該國學館負責人鄧社香介紹,該館目前共有3個班,按年齡分為小班、中班和大班,共有2歲至6歲的小朋友近30名,每天主要就是誦讀《弟子規》、《三字經》、《論語》等。
“不僅僅是單純的背誦,國學教育更多的是提倡一種行為的教導和意識的灌輸。”鄧社香說,現在的孩子許多以自我為中心,霸道、自私是獨生子女的通病,通過圣賢書籍和禮儀的教導,讓他們自立懂禮。如“見面、告別時要行鞠躬禮”、“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先幼者后”等。當記者離開時,小朋友們果然又紛紛起身,鞠躬行禮。
據悉,長沙許多幼兒園甚至部分小學曾先后開設了誦讀經典的課程,而目前又涌現了一批幼兒國學教育專業機構。
專家
絕不能為面子跟風學國學
益陽市精瑞英才經典學校是全國**所全面實施經典教育的農村學校。據學校老師劉倩倩介紹,該校是2005年5月創立的,最初生源不足,主要是當地的農民子弟,人數很少,不到100人。“但今年已經有了300多名學生,還有200多名學生因滿員而無法就讀。”據悉,就讀學生中有1/3來自外地,有益陽市區、長沙市的,甚至還有馬來西亞的。
為什么家長舍近求遠把孩子送去偏僻的農村小學?記者帶著疑問聯系了一個該校長沙籍學生的家長。湖南大學彭弘杰博士是該校學生龍錦林小朋友的舅舅,一直以來他負責外甥的生活學習。他說,自己是研究先進文化方向的,對經典誦讀比較了解,“孩子小時候的記憶力**,這個時候背誦些經典,對以后工作學習有很大幫助。”
“有的家長和學校讓孩子學經典,純粹是為了跟風,覺得有面子,這種想法并不可取。”彭弘杰認為,學經典不能盲目,更不能撿了芝麻而丟了西瓜,經典重要,但是現代教育才是現代人學習的根本,所以可以讓孩子在學習負擔不重的時候學習經典,若是反其道而行之,耽誤了現代教育,就是走了極端。
業內
國學教育賺了吆喝沒賺錢
國學館的開辦并非一帆風順,國學教育在目前甚至也是個頗具爭議的話題。長沙某國學館開辦了半年,卻并不見起色。據業內人士介紹,該國學館起初是想做成人國學班。美好的藍圖卻遭遇現實的鐵壁,該國學館萬般無奈下,只得向幼兒國學館靠攏,也開始招收幼兒。據悉,即便是生源火爆的精瑞英才經典學校,也只是賺了個吆喝,“場地、師資,都需要大量經費。”
“國學教育不賺錢,賺的都是吆喝,辦幼兒園才是出路。”在某國學教育機構工作的周眉表示,如果是光靠教授國學,有沒有生源都是問題。她所在的機構就計劃著明年開辦幼兒園,只有通過這種方式,才可能有效益。
不過,也有人對國學教育的前景抱樂觀態度。湖南中華文化學院副院長劉孝聽一直致力于經典教育事業,該學院目前已成功參與組織了四屆全球中華文化經典誦讀大會。“這次十七大報告中都提到了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團結奮進的不竭動力。作為中華子孫,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