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型跑道鋪裝工藝說明,透氣型跑道、復合型跑道
混合型跑道
混合型跑道鋪裝工藝說明: 塑膠跑道鋪裝施工工藝是采用三步施工法進行鋪裝的。首先在膠液中加入適量的橡膠粒,攤鋪底膠厚度為8毫米,待其固化后,在上面再鋪裝厚度為2毫米的膠液,用人工均勻地撒上紅顆粒,回收多余膠粒,最后在上面噴一層膠液。 工藝簡圖: 清掃場地 → 底膠配料 → 混合攪拌 → 攤鋪 → 消泡 → 固化 → 面膠配料 → 混合攪拌 → 攤鋪→ 消泡 →撒顆粒→回收膠粒→ 滾膠→ 測量畫線 → 檢測點線 → 竣工 2、鋪設工藝說明: (1)首先檢查基礎層的平整度,對凹凸部位進行找平(如水泥砼基礎需酸洗)。 (2)底膠鋪設: 鋪設底膠之前先將地基基礎清掃干凈,準備好施工用的工具。 a) 按照工藝要求測量出施工線的位置,放好施工線。 b) 鋪設時由場地一側開始,按場地寬度一次性刮膠。 c) 刮膠時速度均勻,及時對露底、凹陷、凸起處進行補膠或刮平。 d) 成膠后,對全場進行檢查,以保證面膠鋪設的厚度。 (3)面膠的攤鋪: a)刮膠時盡量縮短每一桶膠液的間隔時間,使成膠速度均勻一致。 b)時刻觀察膠面的厚度。 c)刮面膠,在面膠未固化前,撒上紅顆粒,待其完全固化后,將多余面膠粒清掃干凈。 d)噴膠,確保顆粒不脫落。 (4)工藝線噴劃: 按照現行的田徑場地設施標準準確測量出工藝線的位置,然后用聚氨酯漆噴刷。
透氣型跑道
產品特性: 1、達到國家標準。機械鋪裝、機械噴涂,平整度極佳、無脫粒現象。 2、有孔隙,可透水、透氣,彈性極好、無起泡現象。 3、 可全天候使用,耐磨性強、耐候性佳、耐壓縮性強、耐沖擊性佳、堅固耐用。 4、 價格經濟。 施工步驟: 1、場地清潔,混凝土涂底油,瀝青面批刮 2、機械鋪設底層11mm厚, 單組份膠粘劑+橡膠顆粒 3、機械噴涂面層1.5mm厚,單組份膠粘劑+EPDM顆粒,再反方向噴涂一遍。 4、跑道測量、放樣及劃標志線。 5、場地清潔及退場。
復合型跑道
以混合型底層透氣型面層結合生產的方式,既可以縮短工期,又可以不脫顆粒,降低費用。
雙組份聚氨酯漿料--主要用于全塑型塑膠跑道、混合型塑膠跑道、復合型塑膠跑道 單組份聚氨酯膠水--主要用于復合型塑膠跑道、透氣型塑膠跑道、EDPM塑膠跑道 PU顆粒、EDPM顆粒、黑色廢輪胎顆粒等
編輯本段注意問題
(1) 聚氨酯塑膠材料的施工過程中最怕水、膠漿在初步固化前碰到一滴水珠就會產生一個大的氣泡,因此施工人員在高溫條件下作業要準備毛巾擦汗。鋪膠面時一定掌握天氣情況并要做好防止突降陣雨的應急措施。鋪膠時間要避開早晨大氣中和地面濕度較大的時候,即使在天氣晴朗的正常工作日,一般最好在上午九點以后正式鋪設,塑膠跑道鋪設。 (2) 膠面的實鋪厚度是指從膠底至表層膠粒的中心,一般從兩方面控制。首先通過立模進行厚度尺寸的預檢,對基層局部高出的地方進行修砍或錘擊進行夯低。如果高出不多,可采用平刮尺上加卡具離模刮漿來保證厚度,第11屆亞運會北郊比賽場塑膠跑道主賽區為保證厚度,誤差控制為正差,故平均厚度在14MM以上。 (3)塑膠跑道雨后不積水的施工經驗:A、為保證平整度,鋪設跨度盡量大,主跑道上跨度為3.66米(三條道同時攤鋪),非賽區跨度大于4米。B、一般在南北半圓雨后肯定有局部積水現象,特別是跳高區半圓更為嚴重。為保證坡度,最好采用“龜背式”施工法,以利于排水。 (4) 防止膠面鋪筑后局部發生起泡脫殼,對于基層密實度要嚴格控制,防止瀝青基礎層自身嵌擠不實,脫殼脫層,致使粘結力差,表面氣化,膠面被拉斷。基層密實度不夠的地方,可以采用鉆頭打孔,灌膠(橡膠釘)的方法進行加固。 (5) 為保證平整度、坡度,模條釘好后,用水平儀進行模擬校正,基層個別高的地方,先加以整平,個別低的地方,用膠填平。 (6) 被柴油污染和腐蝕的基礎部位堅決挖掉,用膠填平。
(1)塑膠跑道,適合普通運動鞋、訓練鞋、橡膠帆布鞋或軟橡膠鞋。 (2)塑膠跑道上禁止一切車輛行駛,塑膠跑道上避免機械劇烈沖擊和摩擦。 (3)塑膠跑道邊緣應加保護,不得任意剝動,如發現損壞應及時修補。 (4)塑膠跑道避免接觸有機溶劑、化學物品。 (5)保持清潔,可以用水沖洗,粘上油污可用10%氨水或洗滌劑擦洗干凈。 (6)禁止吸煙亂投煙蒂、口香糖或含糖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