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間監控的需要推動了監控技術朝著全天候方向發展,從低照度攝像機到黑白槍機配紅外照明,都是為了解決夜間監控的需要,而紅外攝像機的應用則真正實現了全天候、無時間限制的監控。
所謂的紅外攝像機是加裝了紅外濾鏡以及紅外LED燈的攝像機。我們知道紅外光是一種不可見光,幾乎所有絕對溫度在零度以上的物體都是紅外光源,而攝像機的傳感器恰恰能“看得見”紅外光,利用這一點,紅外攝像機可通過紅外光成像。但紅外光與可見光波長不同,要獲得紅外攝像機的夜視效果,需要搭配適當的夜視鏡頭。
由于傳感器可以感知紅外光,所以普通攝像機都會帶有濾光片,濾掉光線中的紅外光部分以防止圖像偏紅。而紅外攝像機晚上工作時需要讓紅外光透進來,所以紅外攝像機一般帶有雙濾光片,白天打開紅外濾光片濾掉紅外光,晚上關閉紅外濾光片,借助紅外補光成像。這樣,在不更換鏡頭的情況下就實現了白天晚上不間斷監控。
但是,普通鏡頭滿足不了白天和夜晚同時清晰成像的要求。可見光和紅外光的波長不同,透過鏡片時的折射率也不同,兩種光線透過鏡頭后成像焦點也就不在同一個點上。最后的結果是白天可見光條件下圖像清晰,而夜間紅外光條件下模糊,或者夜間紅外光條件下圖像清晰,白天可見光條件下圖像模糊。
普通鏡頭采用紅外補光成像效果
普通鏡頭采用紅外補光成像效果
經ED玻璃矯正的紅外鏡頭采用紅外補光成像效果
經ED玻璃矯正的紅外鏡頭采用紅外補光成像效果
經過特殊矯正的紅外鏡頭能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好的紅外鏡頭采用了ED(Extra-lowDispersion)超低色散玻璃以及多層復合鍍膜技術,前者可以減少色差,確保紅外光和可見光實際對焦于同一點;后者最大限度的減少光線散射帶來的損失,提升750nm-1000nm紅外光(AVENIRETOKU精工鏡頭中心紅外光波長為950nm)的透過率。二者結合,使得攝像機在照度極低的晚上也能清晰成像,更重要的是,白天聚焦清楚后,晚上不需要重新聚焦。
要實現白天晚上同時高清,不僅要求攝像機具有高清分辨率,同時要有出色的低照度性能和順暢的紅外切換;而對于鏡頭,不僅要有好的成像效果,還需要有好的紅外效果。一般具有紅外功能的鏡頭只解決了“能否看見”的問題,但是沒有解決“是否清晰”的問題。沒有經過紅外矯正,尤其是沒有經過ED玻璃紅外矯正的鏡頭,紅外光和可見光的焦平面相互偏離,無法實現日夜同時高清。因此,大家在選用紅外產品時不僅要注重攝像機的性能,更重要的是選擇一款好的紅外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