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1月7日凌晨消息,媒體周一綜合報道指出,日本豐田和本田汽車公司的2013年12月中國銷售量均創下新紀錄,在2012年的反日情緒造成銷售量嚴重受創之后,有更多買家再次選擇購買來自日本廠商的汽車,不過這樣的復蘇也沒有幫助本田和豐田收窄與美國以及歐洲競爭對手在中國這個世界最大乘用車市場之間的差距。
以產量列為全球最大汽車制造商的日本本田汽車公司周一公布的數據顯示,在中國的兩家合資企業在2013年共計售出91.75萬輛車,同比增加了9.2%。由于中日兩國圍繞釣魚島的領土爭議,中國消費者對日本產品的抵制導致豐田汽車在2012年時出現了進入中國市場以來的首次銷售量下滑。
不過在中國這個高速增長的市場中,豐田汽車接近10%的增長率還是成為競爭中的相對輸家。在年度銷售量激增49%至935813輛之后,美國福特汽車公司取代豐田成為了在中國市場的第五大外國汽車制造商。豐田的市場規模更是遠遠低于德國大眾集團和美國通用汽車,兩家公司在中國的年銷售量均超過300萬輛,非常接近地角逐第一的位置。截止2013年11月的數據顯示,德國大眾可能以非常小的優勢贏得全年銷售量的勝利。
作為日本最大,同時也是最著名的汽車品牌,豐田汽車公司因為圍繞釣魚島,也就是日本政府所說的尖閣諸島的領土爭議遭到中國消費者的大規模抵制。雖然消費者的不滿情緒在2013年逐漸淡化,但是領土爭議并沒有得到最終解決,對日本產品的抵觸情緒也隨之繼續存在。
另一方面,本田汽車的中國銷售量反彈程度甚至超過了豐田:2013年的銷售量有26%的增長,至756882輛。對暢銷車型雅閣轎車的更新也使得接近年底的銷售量得到了極大促進:12月的銷售量有60%的同比增長。
雖然政治摩擦使得豐田和本田汽車在中國市場的發展受到了不同程度拖累,但是分析師認為,兩家公司的戰略失誤也是造成這一局面的原因之一。他們認為,在全球金融危機爆發期間,中國已經迅速取代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而豐田和本田都沒有趁機進行足夠的產能擴張。
豐田,本田以及日產汽車三大日本廠商在中國的市場份額已經從2008年時候的接近四分之一下降到了2013年年中時候15%的低位。分析師指出,三家車商中在中國投資最多的日產汽車也是同期增長最快的,在其他兩個本土對手市場份額下降的同時擴大了在中國的地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