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大”也是挺棘手,意味著房子本身,傾注了更多建筑師的情緒。有的屋主住得束手束腳;有的又不領建筑師的情;像陳魚這樣的實在難得,既接著建筑師的美意,又住得從容而“有個性”。(編輯、造型:李英杰 撰文:安臨夜 攝影:圍觀工作室)
“房子大”也是個棘手的問題,意味著房子本身,傾注了更多建筑師的情緒。有時候,真正的屋主,卻束手束腳地居住其中,不敢發泄太多個人情緒;有時候,屋主發泄太過,反倒撒了狗血,駁了建筑師的初衷;而那些住得舒適,既接著建筑師的美意,又游刃有余有所發揮的屋主,實屬不易。
瞧著有些荒廢的院落,我們還擔心,陳魚會是背書里的第一種屋主,卻在一轉眼間,被墻角那只毛絨蜘蛛的玩具,唬了一大跳。
陳魚領著我們參觀了她居住的區域和翼側的畫室,“你們需要什么都可以隨意拿放,不過要記得放回原位,不然我就找不著了。”她邊只言片語地介紹著房間的格局,邊順手點了播放器,流出幾首類似玫瑰人生的爵士曲調;接著,她又隨手抽了一本腌菜釀酒的菜譜書拿在手里;再把書房里抄了一半的心經宣紙拂到一邊兒;走到畫室的時候,又從邊幾上“變”出一盤招待我們的牛肉干……
這一切,都發生在領我們參觀的不經意間,一氣呵成的架勢,便看出她在這屋子里的從容姿態。
【主人介紹】
陳魚,畫家、詩人。2005年入住北京宋莊畫家村,成為職業畫家。作品以漆畫為主,展現女性的生命綻放與幽微意識。
而陳魚的那份游刃有余,多半也有繪畫作品的功勞,無論是玄關,餐廳,閱讀區,再到畫室,那些瑰麗絢爛的色彩(陳魚以獨創的綜合漆作畫),有的是山水,有的是花卉,它們如同作物一般,一點點地長在她的畫布之上。
之后,這些“顏色”成了陳魚的繪畫語言,著于這遺留了建筑師情緒的磚墻之上,它們又變作空間中流動的線索,為這間大屋子附上了專屬于陳魚的調性。
送我們出門的時候,陳魚替她的院子澄清了一番,“京郊的春色來得晚,等樹枝發得茂盛些,我再往池子里注滿活水,給院子里掛些寫著詩的陶片兒。現在這模樣,就勉強看看大蜘蛛吧。”她都還沒說邀請,大家便嚷嚷著還要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