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中文站 5月16日報道
按照慣例,谷歌聯合創始人拉里·佩奇(Larry Page)和塞吉·布林(Sergey Brin)剛剛向股東發布了2014年公開信(由佩奇撰寫)。與往年一樣,佩奇對谷歌的未來進行了暢想,如何實現目標,以及未來需要征服哪些事情等等。
毫無疑問,佩奇在公開信中談到了一些很平常的事情:如搜索、電子郵件和Chrome的整合,讓用戶通過筆記本、手機,甚至是電視無縫訪問所需內容。
但佩奇也談到了一些令人好奇的事情,主要包括以下5個方面:
1. 當日送達
“我們對谷歌“Shopping Express”當日送達服務感到興奮,該服務在用戶下單當日即可將商品送達。雖然目前尚未在全國范圍內推出,但已經對亞馬遜構成了威脅。”
2.對抗死亡
“在醫療健康市場,我們有Calico(谷歌一個秘密項目,旨在對抗死亡或至少延長人類壽命)。Calico由生物科技公司Genentech前CEO阿特· 萊文森(Art Levinson)領導,主要專注于健康和長壽研究。”
這里的關鍵字是“長壽”,看來佩奇真的相信,人到了80歲不一定就要接受自然衰老。
3.優秀的設計
“開發出一個出色、有效的界面是件很困難的事情。為用戶提供更多的選擇,就意味著他們需要更多的時間才能完成任務。
當前,人們還在談論谷歌主頁的簡潔,這也正是我們成功的一個很重要部分。因此,同樣的原則沒有理由不適用于其他產品。尤其是在當前,人們有著如此多的設備,如此多的選擇,如此多的干擾。”
這一條之所有趣,是因為谷歌的產品一向很丑。在科技市場談及好的設計時,人們一定會想到蘋果,而非谷歌。看來佩奇似乎意識到,設計是谷歌亟待完善之處。
4.對話、人工智能搜索
“關聯度的提升讓搜索變得更加自然,而不再是機械地把一堆關鍵詞敲進電腦里。我們距離該目標越來越近了:首先問艾菲爾鐵塔有多高,然后再問“它”是何時建造的。理解“它”在不同環境下所指代的東西,我們就可以把搜索變得更‘健談’。”
對于許多人而言,這似乎不可想象。但讓計算機以自然語言模式處理人類搜索請求將是人工智能技術的一大進步。
5.50億人口尚未接入互聯網
“目前全球僅有20億人口接入互聯網,還有50億人被拒之門外。今天我們有如此豐富的信息,但還有2/3的人口沒有最基本的互聯網連接,這簡直是個悲劇。”看來谷歌需要到更多發展中國家開展業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