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有創業的夢想,人人都想做老板,其實這是個好事.但是真正有幾個人成功的?創業和夢想不能畫上等號.白手起家有時候聽起來很好,但是又有幾個人能做到.很多創業者有一番熱情,到最后都不了了之了.很多創業者把家當都虧進去了,當然,還是有一小部分人真正的成功了,實現了自己的抱負和夢想.
無論你是作為一個創業者還是個上班族,只有你有穩定收入的時候,說白了,就是餓不死的情況下你才能做更多的事情,有的人夢想很大,誰都希望自己能夠開創像蘋果一樣的公司,但是你沒有一個好的產品或者思路的話很難走下去,自己的能力和金錢是有限的,要做到有人肯為你投資,怎么讓你的產品作為一個公司來運營很重要.不然你有再好的創意也是白費的.
創業當然是心存夢想,但必須"以生存為目標"。創業企業的首要任務是從無到有,把自己的產品或服務賣出去,掘到第一桶金,從而在市場上找到立足點,使自己生存下來。在創業階段,生存是第一位的,一切圍繞生存運作,一切危及生存的做法都應避免。最忌諱的是在創業階段提出不切實際的擴張目標,盲目鋪攤子、上規模,結果只能是,"企而不立,跨而不行"。
有人講,創業就是靠夢想,心若在,夢就在,大不了從頭再來。勇氣可嘉,但若公司都生存不下去,這夢也只能是空蕩蕩的空中樓閣。一個要資質沒有資質,要資本沒有資本,要市場沒有市場,要模式沒有模式,要現金流水沒有流水的企業,那怕夢想再偉大,又能如何?拉風投,又憑什么讓風投相信?去貸款,又有什么項目吸引銀行放貸?找基金,自己的特色在哪里?當時,阿里巴巴基本上是一個“三無”企業,無資金、無技術、無計劃,但阿里巴巴最終存活了下來。
創業少談夢想而是生存,生存當然就是錢!很多人看到這里可能會說我是個俗人,先把錢放第一位,然而俗歸俗,生存都生存不了,皮之不存,豈能有漂亮的毛?以互聯網來講,企業想在網絡中賺錢,不論是開店、做站還是做游戲,企業都要考慮清楚自己的盈利模式。在這里我說一句不客氣的話,沒有盈利模式作為主導,創業者很有可能做什么都是錯的,因為創業者根本不清楚自己的方向!大家都知道“百萬格子”,它的成功80%都取決于它的盈利模式!而且也不難看出,這個創意在最初就是奔著盈利模式上的創新去的!當然,后來出現了一大批一大批的模仿者,但他們都沒有獲得那么大的成功,為什么呢?因為盈利模式上的創新就是創新,你再去模仿就不叫創新了,又怎么可能成功呢?
生存,這個詞不僅在民生上,對于企業,創業更是如此,生存至少可能理解為"賺錢"而不是"盈利"!有人講,智安行的成功,是選擇好一個點,因為截至2012年底,中國機動車保有量已達2.4億輛,其中私家車1.13億,機動車駕駛人達2.6億人。其中汽車駕駛人年增長2647萬人,首次突破2億人。截至2012年底,中國手機用戶數達到11.3億戶,其中智能手機達3.3億。其中Android操作系統占比保持上升,占55.4%,Symbian操作系統則繼續下降趨勢,占比僅為25.6%,iOS系統占12.4%。而車禍如影相隨,病車上路、車毀人亡天天上演。而智安行卻有10項發明專利,10項實用新型專利,一項外觀專利,一項集成電器芯片證書、“雙軟”認證、6大類商標,四大產品系列,這樣的企業豈能不成功。
這個年頭,好的產品太多了,但真正能運營好的,可不多!我一直還是在為企業的明天與生存而奔波多,這不是我對自己沒有信心或對創業沒有能力,因為創業需要承的就是發生存中求發展。因為所有的創業第一關要過的是生存,第二關要過的是連續生存,第三關要過的就是規模化生存。中國雖然有百萬之巨的創業者群體,他們有激情,有夢想,不乏青春與熱情,但創業成功并成為舞臺主角的寥寥無幾。套用一句話,很多人都是死在創業的路上,企業死在美好的夢想之中。
那么我們靠什么來存活?那就是錢.不賺錢的東西是沒人做去的,所以我們在企業建立之初就要往賺錢的方向去做,當然可能有些階段會出現虧損的情況,那么就要靠領導者怎么處理來度過這段艱苦的時間,曾經有老板自己下班后去擺地攤來補貼企業的開銷,可能并不可取,但是那種創業精神我想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最后那個創業者成為億萬身價的老板.他們的成功不是哪里撿來的.企業的生存和個人還是有很大區別的,不像一個人吃飽就行,管理企業要從成本,開銷,現金流,怎么融資,要和金融的東西打交到,這些你在創業的時候就要考慮到,這樣不至于一碰到大點的困難企業就倒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