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毛片免费线上观看,欧美日韩在线影院,国产午夜亚洲精品久久999,免费无遮挡十八女禁污污网站

企業信息化建設
電子商務服務平臺
 
當前位置: 91信息網 » 資訊 » 商業評論 » 黃金、藝術品和中國成熱錢目標

黃金、藝術品和中國成熱錢目標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4-02-20  瀏覽次數:105
 外資外貿超預期增長 引發熱錢流入擔憂
商務部18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月份,全國實際使用外資(FDI)金額107.63億美元(折合664.1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6%。
 
 
不過,16%這一數字明顯高于上月的3.3%,并大幅超出市場預期。1月份外資、外貿均出現超預期增長,引發市場對于熱錢流入壓力重返的警惕與擔憂。
 
澳新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師劉利剛稱,在人民幣升值和境內利率較高的驅動下,中國的外貿企業也利用海外較為寬松的融資環境和較低的融資成本,將海外資金通過貿易渠道輸入境內。
 
與此同時,12月央行口徑新增外匯占款達2233億元,連續第6個月實現增長。2013年央行口徑新增外匯占款為2012年全年增幅的6倍多,同樣顯示出跨境資金凈流入壓力增大。
 
從GDP和PMI等數據來看,中國當前經濟增長乏力的基本面尚不具有這種吸引力,由此也引發了熱錢流入的擔憂。
 
美日經濟復蘇成疑 資金避險情緒升溫
首先國際資金并沒有特別好的去處。從基本面來說,美國和日本兩大經濟體的復蘇態勢遭到了投資者的質疑。
 
 
今年初,一連串美國經濟數據都令人失望,其中包括日前公布的1月份消費品零售報告,投資者因此開始擔心美國經濟陷入低谷。雖然惡劣的天氣是罪魁禍首之一,但投行瑞銀卻認為,經濟數據低于預期不能全怪天氣不好。
 
舉例來說,在1月份就業報告進行采樣的那一周里,并沒有出現反常的低氣溫或者暴風雪,但新增就業人數仍比市場一致預期少了7.5萬人左右。去年4季度消費品零售額大幅向下修正似乎也不全是因為天氣。
 
路透分析師James Saft也指出,盡管美國失業率出現迅速下滑,現在跌至6.6%,但美國經濟的其它方面并沒有同步改善。
 
同樣難過的還有日本。2013年第四季度,日本GDP僅增長1%,增速僅達到經濟學家此前預測的三分之一,令“安倍經濟學”受到了廣泛質疑。
 
“安倍經濟學”主旨是大規模量化寬松貨幣政策,日元匯率開始加速貶值。但日元疲軟并沒有為出口增長提供動能,反而大幅提高了進口能源價格,這使得日本一度炫耀的貿易順差轉變成日益擴大的巨額逆差。
 
更令人擔心的是,日本政府將在今年4月上調消費稅稅率,增稅將在短期內提振消費,但代價是年末增長將會受到抑制。
 
美日兩個被視為經濟復蘇最為強勁的國家同時陷入增長乏力的困境,令全球避險情緒升溫,一些用來避險的投資標的價格出現上漲。
 
黃金反彈、藝術品復興與經濟周期負相關
從市場變化來看,全球資金避險情緒升溫,流向保值品種的趨勢顯現。
 
黃金價格在2013年12月中旬達到最近幾個月的低點,其后不斷上漲,特別是進入2月以來,上漲明顯,2月以來的2周已上漲6.36%。
 
 
原本市場認為美聯儲在2013年底開始削減購債,中長期看這種流動性的邊際拐點對金價會造成下行壓力,但金價卻出現了上漲。
 
在美聯儲退出的背景下,全球資金面臨從新興市場到發達市場的再配置。但美經濟連續出現不及預期的情況,引起了資金的避險需求,美國債收益率回落也體現了這一點。
 
除了黃金,還有一個避險品種值得關注,那就是藝術品市場。藝術品市場與全球經濟走勢往往呈現負相關態勢。
 
2008年至2010年,全球經濟遭遇金融危機,大量資金被抽離開來,藝術品這種慢熱式且相對安全系數較高的投資方式就成為了不錯的選擇。接下來的2010年至2012年,藝術品市場開始進入繁榮時期。
 
2012年至今,全球經濟開始慢慢復蘇,藝術品市場日漸冷卻,尤其是當代藝術板塊體現的尤為明顯。如今藝術品市場開始升溫,特別是當代藝術品成交回暖,更被視為泡沫的風向標。
 
法國知名藝術市場數據公司Artprice日前表示,全球藝術品拍賣額2013年再創新高,達到120.5億美元,中國連續第四年蟬聯最大買家,成交額高達40.78億美元;美國排第二,成交額達40.16億美元,相較于2012年上漲了20%。
 
很顯然,如果經濟發展持續良好態勢,企業家和投資者會將資金從藝術品中抽離出來轉向收益率更高的市場。反之亦然。Artprice公司CEO蒂埃里·埃爾曼預測,2014年全球藝術品拍賣市場會再創新高,因為藝術品已經成為投資者“真正的避風港”。
 
黃金和藝術品表明國際資金的避險性升溫,但如果有更好的套利去處,何樂而不為呢?
 
地方融資平臺和信托吸引熱錢流入?
中國就是個國際資金套利的好去處。而地方融資平臺以及信托可能是熱錢的目標。值得注意的是,我國FDI的數據連續12個月上漲,而這與監管層對融資平臺的整頓時間恰巧吻合。
 
 
自2012年底起,監管層發布多項針對地方融資平臺監管的政策文件。這些政策的發布,無疑進一步加劇了地方融資平臺的資金鏈壓力,而海外資金大舉進入的時點與此正好吻合,地方融資平臺可能在國內融資困難情況下,轉而向海外尋求融資。人民幣匯率的持續升值,也反映出這些資金接續地方融資平臺資金鏈的迫切。
 
方正證券還發現,在資金來源方面,國家預算內資金的增速在今年以來呈現明顯回落趨勢,而與地方融資平臺密切相關的政府投資增速依然保持向上趨勢,說明這些海外融資正在發揮作用。政府信用以及地方融資平臺資金鏈趨緊而推升的融資成本,無疑對境外資金具有較強的吸引力。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是信托。本月市場上所矚目的“誠至金開1號”信托產品在各方的努力下,避免了成為國內首家信托產品違約機構。同時吉林信托也牽動著投資者的神經。
 
當前,信托產品的風險正在不斷加大,2013年三季度,信托資產為10.13萬億,杠桿達43倍,顯著高于擔保公司水平,表明信托公司剛性兌付能力明顯下降,但一直以來以政府信譽為擔保的信托違約零風險對熱錢的吸引力將持續增強。
 
方正證券指出,只要地方政府償債能力不出現顯著惡化,海外資金還有可能繼續流入境內,如果融資需求量大,人民幣匯率升值趨勢還可能延續。反過來說,即便是美國經濟走弱、美元走弱,但一旦市場認為中國的地方融資平臺償債風險加大,海外資金照樣會撤出、會退潮,人民幣匯率會貶值。
 
同理,一旦信托打破兌付,熱錢可能也會撤出。
 
一語成讖。在一陣“破6”的呼聲中,人民幣自1月中旬創出歷史高位后,開始掉頭向下。截至18日,今年以來人民幣累計走貶了0.37%,以1月14日所創6.0406元歷史高位計算,累計貶值達到0.59%。
 
分享與收藏:  資訊搜索  告訴好友  關閉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關鍵字:

新聞視頻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