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的最新數據顯示,本周二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報6.1327,較上一交易日中間價6.1312下跌15個基點,再創年內新低。
本周前兩個交易日,人民幣中間價持續弱勢。周一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報6.1312,較上周五大幅貶值111個基點,觸及年內新低,并創下2012年7月下旬以來中間價最大單日跌幅。
市場人士認為,近日的人民幣匯率走勢與最近公布的經濟數據有關。2月份貿易逆差擴大,再加上最近兩個月PMI持續走低,導致市場已改變人民幣單邊升值預期。而人民幣有升有貶,擴大波動幅度,有助于增加匯率彈性。海關總署3月8日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月中國出口同比下降18.1%,遠遠低于預期的增長6.8%,進口同比增長10.1%,高于預期,當月貿易逆差為229.8億美元。
同時,美國近期發布的利好消息則刺激美元小幅走高,也對人民幣匯率產生了一定影響。盡管受到惡劣天氣因素影響,美國2月非農就業數據仍顯強勁,增長17.5萬人,遠高于市場預期的14.9萬人。
業內人士認為,如果未來貿易數據出現明顯改善,人民幣走勢將趨于穩定。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鄭躍聲表示,月度增速劇烈波動可能是由春節因素導致,3月之后出口規模將逐步恢復常態。
瑞銀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汪濤表示,近期人民幣貶值并非因中國經濟基本面出現問題,目前國內流動性非常充裕。今年人民幣不會出現大幅貶值或升值,目前人民幣匯率已處于相對均衡水平。高盛發布的研報認為,未來幾個月內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將下降,未來幾年內將基本保持穩定或小幅升值,這主要基于中國穩定的經常賬戶順差,以及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的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