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整理
2020年全國兩會正式落下帷幕。在兩會期間,“集成電路”多被提及。
比如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星微集團創建人鄧中翰在兩會的提案上指出,全力推進芯片等“卡脖子”領域的國產自主替代工作,加大“大基金”對半導體產業各領域的統籌協調和扶持力度,包括原材料、光刻機、覆蓋薄膜沉積(PVD、CVD等)、刻蝕機以及各種EDA軟件等。同時,建議國家推動國有資本更多投向半導體領域,服務國家戰略目標。
中國制造目前正在服務全球,隨著大數據、5G通訊技術的應用,以及工業互聯網的推動,我國對集成電路芯片的需求持續增加。
值此之際,近日,在上海市委常委會擴大會議中,市委書記李強指出,要加快科創中心建設,不斷提高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和技術成果轉移轉化能力,大力培育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等重點產業。
浦東新區、上海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虹橋商務區等重點區塊要在深化改革開放上走在前列,努力成為改革試驗田、開放的高地、創新的熱土。
上海的集成電路產業在全國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根據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年底,上海市集成電路行業重點企業超過600家,從業人員約20萬人,產業規模約占中國(大陸)的20%。
上海也是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的一面旗幟,這個地方曾見證過我國集成電路產業一步步艱難地突破:我國第一條8英寸生產線、國內集成電路產業領域第一家上市公司、國內第一條完全由國資控股的12英寸生產線、我國自主研發的全球首款40納米低功耗商用TD-HSPA/TD-SCDMA多模通信芯片……
“可以說,上海有著全國最好的半導體產業基礎,在全國集成電路產業里是產業集聚效果最好的地方。從設計、制造、封測、設備,產業鏈條上的每個環節都發展完備,尤其是制造在全國具有絕對優勢。”芯謀研究首席分析師顧文軍向記者這樣評價上海。
*免責聲明:本文由作者原創。文章內容系作者個人觀點,半導體行業觀察轉載僅為了傳達一種不同的觀點,不代表半導體行業觀察對該觀點贊同或支持,如果有任何異議,歡迎聯系半導體行業觀察。
今天是《半導體行業觀察》為您分享的第2326期內容,歡迎關注。
實時 專業 原創 深度
AI|射頻|華為|中國芯|晶圓|化合物|存儲|阿里巴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