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察者網 呂棟)5月31日,據DeepTech旗下“問芯Voice”報道,前格芯(GlobalFoundries )中國區總經理白農日前加盟中芯國際,主要負責強化FinFET先進制程產品的業務和行銷。報道指出,他被賦予為中芯國際先進制程深挖更多客戶的重大任務,并直接向后者聯合CEO梁孟松報告。
白農(資料圖)
在加入中芯國際之前,白農曾擔任格芯中國區副總裁兼總經理,負責推動后者在中國的戰略發展。他在半導體行業擁有超過20年的經驗,加盟格芯之前,白農曾在摩托羅拉、高通、三星、Synaptics等半導體公司擔任高級管理人員;在職業生涯早期,還曾擔任麥肯錫公司的顧問。
觀察者網之前曾報道,中芯國際目前已實現14nm工藝量產并在一季度將營收占比提升至1.3%。5月初,其14nm FinFET技術還為華為榮耀手機打造了麒麟710A芯片,該系列芯片之前由臺積電生產。
事實上,中芯國際在14nm工藝上也在朝多元化布局。
4月30日,美國鏗騰公司(Cadence)宣布,基于中芯國際14nm工藝的10Gbps多協議PHY研發成功,其采用經過大量量產驗證的Torrent架構。
財聯社也曾在4月11日報道稱,中芯國際與嘉楠科技合作的14nm礦機芯片已完成測試,將在今年二季度量產出貨。該報道指出,中芯國際數次嘗試進入礦機行業,但受行情拖累一直未有實質進展。
“問芯Voice”在報道中也提到,中芯國際對于FinFET制程的企圖心很全面,不會只鎖定華為一家客戶。
“因此,中芯在14nm業務布局上,延攬新人才加入,也是為了配合未來先進制程技術要鋪陳開來,不單是技術,包括行銷、業務能力都要到位,才能一條龍地盡情在先進制程技術領域完整發揮。”
在2019年財報中,中芯國際曾透露,其更先進的FinFET技術開發進展速度加快,該公司開發了14/12nm 多種特色工藝平臺,N+1的研發進程穩定,已進入客戶導入及產品認證階段。
由于中芯國際之前向荷蘭阿斯麥(ASML)訂購的EUV光刻機仍未交付,因此也有輿論質疑沒有EUV光刻機,其就無法實現下一代制程研發。
不過,梁孟松在上述財報會議中透露,當下計劃中,N+1和N+2工藝都不會使用EUV設備,等到設備就緒以后,N+2才會轉而使用EUV設備。
(編輯:尹哲)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