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金融時報》5月30日報道,由于供應持續下滑,今年1月份以來,稀土價格已躍升3—5倍。氧化鈰等稀土價格在短短5個月內大漲475%,氧化釹價格今年已上漲逾3倍,達到每噸85萬元人民幣,自今年1月以來,氧化鏑價格上漲338%,達到每公斤4700元人民幣,創下歷史新高,即使是鑭等常用稀土的價格也出現大幅上漲。盡管相對于其它大宗商品,稀土的年度消費量較低,但應用范圍廣泛,且難以尋求替代品。
文章說,中國的稀土產量占全球90%以上,兩年前中國開始削減出口配額,此舉引發了市場的擔憂。全球各國政府(尤其是美國和日本)之后加大了開發其它供應來源的努力,但這些努力還需花費數年時間。此外,作為整治中國采礦業計劃的一部分,中國政府還加強了對本國污染性稀土行業的監管,預計將導致中國稀土產量進一步下滑。按年率計算,中國2011年的海外銷售配額比去年減少4.5%,比2009年減少了40%以上。中國還對稀土走私予以了打擊,這將進一步令全球市場吃緊。稀土走私數量一度達到總銷量的約五分之一。在香港收集的數據顯示,過去一年,稀土出口量已減少一半。同時,出口額飆升至每噸逾12.1萬美元,是一年前的10倍。此外,中國海關加強了對出口價格的監督,2010年底以來,海關每周都會調整其價格表,由于稀土價格波動迅速,撤銷報價的情況更為常見。分析認為,由于中國計劃減少稀土產量,制造商將迎來一段長時間的高價期。面對來自行業和全球資本的擔憂,中國堅稱將繼續扮演可靠的稀土供應國的角色。但稀土價格飆升反映了中國不愿再擔任全球廉價稀土供應國的角色。
稀土使用者一直在忙于尋找替代品。混合動力汽車制造商正加快鋰電池的開發。例如,豐田(Toyota)正開發一款電動汽車使用的感應電動機,將減少稀土磁體的使用。稀土消費大戶化學公司一直在開發替代產品。美國化學公司Albemarle最近推出了一種新型低稀土燃料催化劑。